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
0
Modern Web

手刻部落格,從設計到部署的實戰攻略系列 第 2

部落格類型:該選開放還是封閉、動態還是靜態?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欸先等等,要動手刻一個部落格要考慮的細節真的是蠻多的,因此,在實際動起來之前,還是先來聊聊現今部落格平台的疆土,到底有什麼種類?他們都有哪些優缺點?

更重要的是,如果這些既有的平台已經能滿足你絕大部分的需求,其實也不見得要自己刻一個出來。

封閉式平台

如果要快速做一個好看的部落格,選擇「封閉」架構的平台我想應該是最快的選擇。之所以稱作封閉平台,理所當然的就代表你動不到他的程式碼,只能基於他提供的使用者介面來組合出你要的內容。

例如知名的 Medium,和較為中文友善的 Vocus 這兩者,都是只能在上面寫文章的平台。其功能局限於基本樣式:下標題、粗體、斜體、底線等等,再加上圖片、程式碼,最多能再插入表格,僅有這些彈性較低的文書功能。

Vocus 編輯畫面

*Vocus 編輯畫面

然而有限制在某種程度來說是好的,這樣可以保證呈現畫面的一致性,讓我們專注在內容本身,預設的樣式基本上也都是好看的,畢竟沒得選擇,當然要做好看點才會有人用。

如果想要跳出基本文書功能,可以嘗試 Wix 這類平台來製作 Blog。其彈性就高出很多,你可以像是寫 PPT 一樣用拖拉的方式做出一個好看的網站,甚至可以寫複雜一點的 JavaScript。例如你想在部落格做些互動式的元件也完全沒問題。

Wix Studio 編輯畫面

*Wix Studio 編輯畫面

但我實際使用上,感覺到的缺點就是為了達成很多 Fancy 的功能,一個網站載入的東西相當多,導致網站效能沒那麼好,穩定性也偏低。但確實可以產出一個很好看的網站,也能滿足大部分撰寫部落格的需求。

那麼,這類封閉式的平台還有什麼優缺點嗎?

先來說說缺點,就 Wix 來說,要在平台內架設 Blog 需要付一筆不小的月費的,基本就要從 29 美元起算(無廣告的話),如果要想要在網站內加入會員付費等進階功能,就還要再往上加價。

而像是 Medium 和 Vocus 的商業模式雖然不會直接向創作者收費,主要是從讀者來收費,但創作者如果想要盈利,Medium 也需要先繳入會費才能開始分潤。Medium 會根據有效閱讀時間等因素來分潤、而 Vocus 則可由創作者為文章定價,賺到的錢抽成 20%。

雖然寫文章不收錢,但是你的文章曝光度夠不夠高,則並不完全是你能決定的,導流的演算法、規則為何,平台方說了算。

至於優點呢?我覺得就是初學門檻最低的一種寫文章方式,如果你只是想藉由寫作來反芻自己思考的結果,封閉式的平台絕對是最快就能看到成果的一種做法。

開放式平台

如果你想要尋找免費的、更有修改彈性的平台,像是偶爾想自己加個互動式的小功能,改點元件的樣式,那麼能讓你使用網友製作的插件,甚至直接改 Code 的開放式平台就會是下一個選擇。

例如最知名的 WordPress 就是典型的開放式平台,你可以直接在官網上下載一整包的 Zip 檔,參照安裝步驟將整個網站跑起來。相對於封閉式的網站門檻當然是高了一些,但還是比重刻一個部落格來的簡單許多。

WordPress 下載頁面

*WordPress 下載頁面

其他還包含 Ghost、Hugo、Hexo、Jekyll 等等多如牛毛的開源框架,由於開源,所以每個框架都已經有官方、熱心網友們提供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。

然而,既然是開放式平台,就代表有些 Bug 我們使用者得自己注意些,作者群們雖然會持續更新這些平台,但他們沒有義務去修正每一個 Bug。

除此之外,除非花錢買這些平台出的付費服務幫你直接包好架站程序,不然就還得自己找地方把這個部落格架上去。這也便是開放平台、免費的框架所帶來的一些缺點。

動態 vs 靜態網站

講完了開放及封閉的架站平台,為了更有系統的幫助我們來選擇框架,就來談談「動態網站」及「靜態網站」的概念,從這個問題入手講起,看看一般的部落格文章是怎麼被儲存以及瀏覽的?

整個過程當中可以簡單分成三個角色:

A - Browser(瀏覽器)、B - Web Server(網頁伺服器)、C - Database(資料庫)

瀏覽網頁資料流

*瀏覽網頁資料流

如果是一個動態網站,像是 WordPress 或 Ghost,需要一個專門的網頁伺服器和資料庫,用戶的文章能夠以單純文字的方式存在資料庫當中,並在瀏覽器請求頁面時,透過網頁伺服器「動態」產生出頁面再丟回給瀏覽器。

而另一種沒有專職資料庫的類型稱作靜態網站,其概念是在文章完成後,預先產生出「靜態」的頁面準備好,當有人瀏覽時將預先存好的頁面取走,因為省略了瀏覽器請求資料後動態產出頁面的步驟,就可以僅僅保留網頁伺服器。

Static Files,預先產生好的靜態網頁

*Static Files,預先產生好的靜態網頁

但也因為移除了資料庫,靜態網站會多了一個要花點時間的「建置」流程。這不單單只是簡單的把一篇新文章轉成 HTML 就好,還牽涉到頁碼、標籤頁面的改變,所以一篇文章的產生,都會導致多個頁面的更動,需要重新產出一整包的靜態檔案。不像是動態網站只要在瀏覽器請求的當下,再產出被要求的「那個」頁面即可。

我們也常稱這樣靜態網站的框架叫做 SSG(Static Site Generator),專職產出靜態頁面的產生器。

兩者比較起來,動態網站需要多維護一個資料庫,付出的成本就會高了一些,但是換來我們能很即時的更新文章,不需要重新建置。

而靜態網站則在新增或編輯文章後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建置,才能看到最新的內容。但也因為我們不需要再和資料庫取得資料,可以將建好的 HTML 存在如 CDN 這樣的 Cache 中,換來更快的載入速度。

有了封閉 vs 開放、動態 vs 靜態網站的概念,便可以開始探討要怎麼挑選合適的部落格框架了!我們下一講接著聊。

參考資料

  1. Wix Pricing Information
  2. Medium - How to Get Started Writing and Earning on Medium in 2025
  3. Vocus - 創作者收入分潤與提領說明
  4. How to install WordPress

上一篇
來吧,親手刻個部落格!
下一篇
挑選部落格的要素(一):衡量網站效能,CWV、 Lighthouse 及 TTFB
系列文
手刻部落格,從設計到部署的實戰攻略9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